臭氧“上位”大氣污染 標本兼治過程任重而道遠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15/9/27 22:17:15 人氣:1149
近期,由中國環保部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顯示,臭氧已超越PM2.5成主要污染物。對于悄無聲息的臭氧來說,其危害比PM2.5還要大,而且治理難度也很大。面對嚴峻的污染形勢,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法規。治理也工作得到了逐步完善,未來污染治理不僅需要工業調整,還需要全民共同參與,從衣食住行上執行綠色消費。
臭氧“上位”大氣污染 過程任重而道遠
近期,中國環保部發布的7月份京津翼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區域及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。報告顯示,與去年同期相比,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由80.5%下降至73.1%。臭氧成為“拖累”空氣質量的“罪魁禍首”;聲名狼藉的PM2.5“屈居”第二。
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PM2.5濃度呈現出下降的趨勢,臭氧濃度卻升高了。據中國多地監測數據顯示,臭氧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大氣污染物,尤其是在京津冀、長三角地區,污染加重的趨勢不容樂觀。
臭氧有哪些危害?
臭氧對我們來說,并不陌生。它是氧氣的親兄弟,比氧氣多出了一個氧原子,在常溫常壓下就是一個隱形人,沒有任何顏色,但有一股特殊的臭味,因此而得名,常被用作漂白劑、除臭劑以及空氣和飲用水的滅菌劑。
悄無聲息的臭氧,不僅會刺激眼睛和皮膚,還有可能引起肺部組織發炎和呼吸道感染,造成人的神經中毒,頭暈頭痛、視力下降、記憶力衰退,導致農作物減產,甚至還會加速二次顆粒物的形成,而且治理難度非常大。
臭氧污染為何難以治理?
這與其生成的機制有關。氮氧化物(NOx)與可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在強光照射下發生二次光化學反應,導致臭氧污染。據悉,VOCs是由3000種以上物種組成的混合體,不同物種的濃度水平相差3個數量級以上,此外,它們的化學活潑性也相差甚遠,因此大氣中的VOCs處于快速變化之中。
“難以捉摸”的VOCs為治理臭氧污染帶來巨大挑戰。與此同時,中國VOCs排放量正在逐年升高;有資料顯示,2005至2010年間,VOCs工業源從年排放700萬噸迅速增至1300萬噸,幾乎翻了一番。
面對嚴峻的污染形勢,出臺了《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》作為VOCs污染防治的標志性文件,將VOCs列為重點控制的四項污染物之一,強調了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性。之后又制定了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以及《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》。收費試點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,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成為率先試點行業。由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可以看出,相關職能部門針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措施明確,部門聯動,方法得力,值得點贊。
隨著VOCs相關政策法規、標準和技術法規的出臺和實施,我國對VOCs的治理也有了更明確的目標,更完善的方針。對于未來VOCs的治理之路,有建議VOCs總量控制與重點行業減排應聯系起來,通過工業結構調整,從根源上治理。此外,還需要人民共同參與,從衣食住行上執行綠色消費,一起助力大氣污染防治。